当前位置:首页 >> 沙兰杨

重庆璧山县三代花农PK致富经扭果虫实

2022-07-13 18:50:35  二维农业网

重庆璧山县:三代花农PK“致富经”

莲花坝村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们驻足拍照。

6月26日消息:“房前成行、屋后丹桂飘香,一年四季绿树长青。”——这就是璧山县丁家街道莲花坝村的真实写照。

近日,记者来到该村,探访其引以为傲的“靓丽产业”,听三代花农讲他们的“致富经”。

包谷地变苗圃

胆大村民冒险闯富路

“说起我们村种植,那话就长了。”莲花坝村四组村民、71岁的邓仁禄,听闻记者来采访,打开了“话匣子”。

“30年前,我们村就是一片包谷地。”邓仁禄告诉记者,那些年,为了谋生,村民们种一些玉米、红苕、白菜。由于不通公路,卖菜时常常是头天晚上12点就要挑上担子出发,赶到附近的来凤、石龙、三合等地;路程远,每次只能挑100斤左右,一趟下来,除去本钱,基本没什么赚头。

“后来,听打工回来的人说,种花花草草能卖好价钱,于是,一些胆子大的村民就把包谷刨了,种上蝴蝶花和万年青。”

“那时候家里人都反对我把包谷地改成苗圃,但我还是下了决心。”邓仁禄说,凭着自己还年轻,反正种包谷、红苕也挣不到几个钱,干脆“冒个险”试一下。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邓仁禄改种苗木的那几年,收入是往年的5倍多,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那时买的。

“我们种花、种树不仅装扮了城市,自己也致了富,大家开玩笑说我们从事的是‘靓丽产业’。”邓仁禄笑着说。

规模化精品化

“靓丽产业”走向大市场

“老辈子,你们当年种那些小花、小草也叫产业呀。”一旁的彭清荣忍不住搭话了。今年58岁的彭清荣,算得上莲花坝村第二代花农。

在彭清荣眼里,当年所种植的蝴蝶花、万年青等“大路货”,如今根本不值一提。“以前的莲花坝虽然以种苗木出名,但规模不大,种的花木经济价值也不高。”彭清荣告诉记者,当年的种植模式如今早已行不通了。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花卉苗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不是我们这些‘各自为战’的农民所能驾驭的了。”彭清荣当时也和几个兄弟伙成立了一家苗木公司,但由于对市场预判不准,险些倾家荡产。

“2010年,村里建设苗木基地,引进大型苗木公司,走规模化、规范化、精品化的道路。”彭清荣激动地说,我干脆把家里的8亩多地全部流转出去,自己也从农民变成了公司职工。现在自己就在村里的苗木基地上班,拿的是双份收入:一份土地租金,一份上班工资。

彭清荣带记者在他以前的土地上转了一圈,香樟、、红枫等名贵树种应有尽有。

目前,丁家街道以莲花坝村为核心的苗木产业基地,已有企业120余家,其中国家一级园林企业2家、二级园林企业3家、三级园林企业4家;有龙头企业10家,其中市级农头企业3家、县级农头企业7家。

“现在全重庆大概一半的高档居民小区都种有我们莲花坝村提供的苗木,这才真正算得上是‘靓丽产业’。”彭清荣笑着说。

借鸡生蛋

发展乡村旅游拓宽致富路

“现在我们村像个植物园,每天都有上千外地人来玩耍,要我说还应该发展乡村旅游。”说话的是莲花坝村四组的王贵荣。

虽说只有29岁,可王贵荣的经历却“丰富多彩”:16岁跟随父亲种植苗木;21岁相约十几个年轻人到东莞打工;24岁回家结婚,半年后又独自到上海闯荡。由于老人、孩子需要照顾,王贵荣才又回到莲花坝。

“当初回家我并不情愿。”王贵荣告诉记者,虽然在外打工辛苦,但两口子一年也有8万多元收入,而回到家就感觉没什么活路儿可做。

“但是,去年回来我的感觉不一样了。”王贵荣说,现在的莲花坝成了高档苗木基地的核心,加之村里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环境好,居住条件也改善了。

“想法多”的王贵荣向记者谈了自己的设想:“借鸡生蛋”——借莲花坝种满名贵苗木,如同公园般优美的环境,开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按王贵荣设想,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人气,促进苗木销售,做大、做强“靓丽产业”,还能实现村民们在家挣钱,可谓一举两得。

“小王的想法和莲花坝村发展规划不谋而合。”丁家街道宣传委员高道素对王贵荣的想法给与了肯定。

高道素介绍,莲花坝村正规划建立“重庆市丁家植物生态园”,以此来提升丁家花卉苗木的文化底蕴。逐步把单一的苗木产业做成集苗木、花卉、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产业。目前,生态园建设正在抓紧推进。

“这个夏天,我准备带家人去周边旅游区玩一圈,一则是避暑,二则是‘偷师学艺’,多积累些经验,早日把农家乐开起来。”王贵荣信心十足地说。

小蓝片

贴止痛膏皮肤过敏发痒怎么办

怎么判断肌肉劳损

什么人适合吃同仁堂牛黄清心丸

颈椎肌肉劳损症状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